中新網3月1日電 最新一期香港《經濟導報》載文稱,這正像人們近幾年盛贊中國對世界貿易增長量有20%以上的貢獻率一樣,沒有人會否認美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然而,美國經濟中的頑疾是:赤字。要想一攬子解決貿易赤字問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這是一種重復博弈后的零和游戲。在人們對美國解決赤字問題的能力已近失去希望的時候,美國人開始尋找替罪羊,并想當然地盯上中國制造。原因哪?來自中國的商品太便宜了!
如此一來,中國就被當作國會山莊那些政客拿來說事的由頭。2月14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fā)布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四年來首份關于美國對華貿易政策報告。美國貿易代表波特曼稱,重新調整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時候到了。此前的2月10日,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多根和共和黨參議員格拉哈姆聲言要向美國國會提出一個“廢除給予中國正常貿易關系地位”的議案,作為對“中國不公平貿易”的報復。
文章稱,美國銀行最近在一份報告中指稱,“具諷刺意味的是美國在華企業(yè)面臨的最大威脅并非是中國,而是華盛頓施加的!爆F(xiàn)實中,美國部份傳統(tǒng)產業(yè)早已步入“更年期”,原本已不具競爭力。美國貿易赤字問題的癥結來源于本國的產業(yè)結構故障,而不是其它。比如說,紡織工業(yè)在美國屬于夕陽產業(yè),但美國國會山莊的議員們不這樣看。他們高分貝的呼吁要保住茍延殘喘的落后工業(yè),其原因無非是美國制造工人的選票在作祟。
美國的經濟障礙是結構問題。美國的優(yōu)勢在于其高端技術產業(yè),比如航空器、生物和核技術、計算機產業(yè)和精密儀器制造。如果美國把其生產的高端技術產品按常規(guī)向中國輸出的話,美國將大大降低本國的貿易逆差,甚或還有順差。但美國偏偏不這樣做。他們對出口到中國的產品設了很多限制,不用說軍需產品,就是科技含量稍高些的產品也對中國設限,把手中握有8,000億美元的中國拒之門外。這樣就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一方面,中國為美國送去了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美國百姓深受其惠;另一方面,中國想買美國貨,美國不賣。當美國人舉債支出導致破產人數(shù)劇增的時候,美國經濟學家卻固執(zhí)的認為是他國儲蓄率過高惹的禍,這牌確實難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