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難點在于既要不明顯增加消費者負擔,又能促進農民增收
“抗通脹”正在成為一場全民之戰(zhàn)。在C PI中占有很大比重的農產品價格,由于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而成為了抗通脹的“前沿陣地”。
由于農產品價格面臨成本上升、游資炒作、通脹預期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今年價格調控的難度加大,糧食收購等領域的調控甚至出現(xiàn)“兩難”困境。有關專家指出,農產品價格影響到居民生活,短期內可以使用行政化手段,但長期來看還是要形成市場機制。調控的目標是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上漲,不明顯增加消費者負擔,又能促進農民增收。
“抗通脹”矛頭指向農產品
通脹來襲,政府對物價的調控日漸加碼。據媒體報道,國家發(fā)改委等部委及各地政府可能跟進出臺一攬子控制物價上漲的措施,具體可能包括限價、“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價格補貼以及嚴懲囤積居奇等,尤其加大對炒作棉花和玉米行為的懲罰力度。
最近,商務部對蔬菜和豬肉采取了一系列調控措施。為滿足群眾肉類消費需求、穩(wěn)定豬肉市場價格,商務部會同財政部等有關單位將于近期向全國市場投放第二批中央儲備凍豬肉。此外,商務部還聯(lián)手農業(yè)部推動今冬明春的蔬菜產銷銜接,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蔬菜的緊急調運,對一部分大型農產品批發(fā)市場交易費、運輸費給予適當補貼!督洕鷧⒖紙蟆酚浾邚霓r業(yè)部也了解到,農業(yè)部正在對農產品價格調控進行調研。
糧食方面,有關部門加強了對秋糧收購的監(jiān)管,多主體收購推高糧價的情況將得到控制。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9日表示,有關中央糧食企業(yè)要充分認識做好今年秋糧收購工作的重要意義,帶頭維護糧食市場穩(wěn)定,確保秋糧收購工作平穩(wěn)有序進行。
農產品價格調控難度加大
天氣災害、成本上升、通脹預期、游資炒作、國際價格傳導,多重因素讓今年的農產品價格調控面臨著異常大的難度。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宋亮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政府可用的調控手段并不多,當前蔬菜調控的重點還是在流通環(huán)節(jié),保證中間環(huán)節(jié)暢通,使得市場對供求變化的反應更加迅速。農產品儲備制度是政府調控價格的重要手段,在農產品價格高企的時候,政府可以通過拋儲來平抑價格。國家發(fā)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日前表示,雖然蔬菜等大部分生活必需品價格最近上漲較快,但是,國家重要物資儲備充分,防止通貨膨脹有充足的物質基礎和手段保障。只要糧食、生豬等農產品和基本的消費品供應能夠保障,應對通貨膨脹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除了豬肉將于近期拋儲,黑龍江省也可能于近日拋儲24.6萬噸地方儲備大豆。不過宋亮認為,在整體物價平衡的時候,某個品種價格上漲,通過拋儲來平抑價格的效果會比較明顯,但今年農產品市場出現(xiàn)“漣漪效應”,各個品種相互推動上漲,拋儲的作用將非常有限。
在國家調控能力較強的糧食領域,價格調控的難度同樣不小。中國社科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難點在于國家在什么時候收購,以什么價格收購。如果以最低價格收購,農民會有“失落感”,影響種糧積極性,如果抬高價格進行收購,又會形成新的漲價預期。
農民希望政府“手下留情”
對于農民來說,農產品價格上漲趕不上生產成本的增長幅度。黑龍江種糧大戶單玉恒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他希望政府在穩(wěn)定糧價時能“手下留情”。物價總體都在上漲,種糧成本提高了,農民都想依靠種糧多賺點錢,F(xiàn)在粳稻的市場價是每斤1 .4元,而農民預期的價位是1 .45元至1 .5元。多增加一毛錢,農民就能夠增加不少收入。
“根本上還是要增加居民收入,這是抵御通脹的最好手段,F(xiàn)在通脹之所以導致社會恐慌,主要是因為大部分居民承受不了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收入沒有和經濟增長同步!眹┚彩紫洕鷮W家李迅雷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據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前三季度G D P同比增長10.6%,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0.5%。如果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只有7.5%。
由于收入增長跑不贏物價上漲,消費者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已經明顯感受到漲價對生活帶來的壓力,“錢不值錢了”成為了很 多 人 的 直 觀 感 受 。 周 望 軍 認為,要對低收入群體予以適當的補貼,包括城鄉(xiāng)低收入群體、在校家庭貧困學生等,通過財政的渠道進行適當的補貼,使他們生活不因為物價上漲而降低。
一頭連著消費者,農產品漲價的另一頭則連著農民。李國祥認為,農產品調控的基本目標是使得農產品價格合理上漲,不明顯增加消費者負擔,又能促進農民增收,這也是調控農產品價格的難點所在。記者 白田田
參與互動(0) | 【編輯:楊威】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