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數據顯示,今年高校畢業(yè)生的求職成本,平均花費超過2000元。
大四女生小田對此體會深刻。從半年前開始實習,到眼下12月中旬,她已花費近萬元,但一份合適的工作尚無著落。
就業(yè)成本高企,正扮演大學生就業(yè)的攔路虎角色。讓人尷尬的現(xiàn)實是,即使工作半年后,大學生的求職成本仍幾乎難以收回。
現(xiàn)象
大四女生求職半年花費近萬
今年7月,暑假剛開始,小田義無反顧前往深圳實習。這幾天,工作仍無著落,她有些懷疑當初的決定太過草率。
半年多的實習及求職花費,讓她心情沉重。
小田是河大一名大四學生,學旅游管理專業(yè)。半年前到深圳時,她住在一個集體公寓內,月租400元,換來不足兩尺寬的床鋪。
但餐費讓人咋舌。一份盒飯得10元錢,每天在吃飯上的花費,成了最大開支。交通費、電話費一切都需要自理,實習的公司不提供任何報酬。所幸她早有準備。去之前,家里給了2000元錢,小田合計著至少夠用2個月。頭一個月過去,銀行卡上只剩下不足400元。
昨日上午,小田給記者算起這筆賬。
在深圳4個月,每月住宿費400元,餐費600元,交通通信費300元,每月花費在1500元左右。11月初,實習結束,她從深圳回到學校。
上個月,小田為了趕招聘會和知名公司宣講會,先后去過1次深圳、1次北京、2次武漢、鄭州若干次。但無一例外沒有下文。
粗算下來,小田半年來的求職花費,已經接近萬元。但是,工作在哪里?
尷尬
求職成本高企成貧困生就業(yè)攔路虎
相較小田,大四學生王俊杰更感壓力大。
他大二時申請辦了國家助學貸款。家里拿不出每年不到4000元的學費,更別說半年近萬元的求職費用。
王俊杰是河南工業(yè)大學的大四學生。他不像小田一樣全國各地跑著求職,最遠只在這個月初去過一次焦作。
而且,他并不打算像周圍的大多同學一樣,花費幾百元購買一套嶄新的西服,為自己增加求職印象分。
他認為,在鄭州各大高校間穿梭趕場招聘會,并非意味著找不到好工作。
但求職路上的一些遭遇,還是讓他有些難過。上個月,王俊杰給一家知名商務網站投了簡歷,幾天后,接到筆試通知。
但筆試地點在廣州,來回的路費就需要數百元,再加上吃住,幾乎相當于他大半月的生活費。考慮再三,王俊杰最后作罷。
“家庭經濟狀況,在大學生就業(yè)選擇上的作用越發(fā)凸顯!比肆Y源專家、《1+1人才資訊》總經理劉淵昨日表示,求職成本高企,已經成為貧困大學生就業(yè)的攔路虎。
數據
大學生求職成本人均2000元以上
即使找到了工作,以目前的就業(yè)形勢來看,月薪能過2000元就算不錯。小田說,這樣一來,拼命工作半年時間,即便自己不吃不喝,求職成本也基本難以收回。
不少人才機構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求職成本高企,已經成為大學生就業(yè)繞不開的一個事實。
國內專業(yè)大學生就業(yè)研究機構麥可思的一份數據顯示,我省2008屆本科畢業(yè)生的求職成本是1122元,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而今年,華中人才市場對上半年參加招聘會的數千名畢業(yè)生進行的調查發(fā)現(xiàn),2009年畢業(yè)生求職成本大幅上升,平均花費2000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 上述求職成本,均未將大學生的實習花費計算在內。
另外,大學所學專業(yè)不同,就業(yè)成本也有高低。同樣來自麥可思的調查數據顯示,2008屆本科畢業(yè)生中,歷史、哲學專業(yè)學生求職成本最高,分別為1424元、1339元。而農學、工學專業(yè)畢業(yè)生的求職成本最低,其中農學專業(yè)學生平均就業(yè)成本僅需905元。
麥可思的官方解讀認為,求職成本高的專業(yè)求職難度更大,從就業(yè)市場看,學文科比學理工科難找工作。
- 提醒
一些求職省錢技巧,不妨多學學
不過,在人力資源專家劉淵看來,大學生如能學會精打細算,多注意省錢技巧,求職成本完全可以降下來。
首先,劉淵建議,找工作要有針對性,切忌亂投簡歷。不少大學生“騎驢找馬”心態(tài)嚴重,草草簽約后才發(fā)現(xiàn)不合心意,違約率很高。這樣不僅由于工作時間短拿不到工資,還有可能支付違約金,得不償失。
求職花費方面,跨地區(qū)求職的成本最為高昂。劉淵支招說,選擇互助性求職,能省不少費用。和分處不同城市的同學、老鄉(xiāng)組成求職互助小組,通過在熟人處借宿、搭伙等方式,求職成本可大大降低。
另外,專業(yè)的招聘網站和招聘類期刊,能為大學生提供不少實用就業(yè)信息。劉淵介紹,以《1+1人才資訊》為例,每周提供的招聘信息近6000條,而一場頗具規(guī)模的招聘會,提供崗位也不過千余個。
同時,劉淵也呼吁用人單位能為大學生求職提供方便!氨热缫恍┭睾F髽I(yè),尤其是跨國公司,為求職者承擔住宿費和交通費用。但目前,這種情況并不多見!(河南商報 王春勝)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