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長,低通脹”當然是件好事情?上У氖,要說明這一點不能全指著數據。
按照慣例,本周內國家統計局就將披露二季度GDP增速、CPI增幅等重要數據。同樣按照慣例,數兒還沒出來,專家、機構、媒體已經群起預測外帶分析。從眼下流行的預測值來看,二季度GDP增速有望達到8%左右,而CPI仍在負數區(qū)(-1.3%左右)。
GDP一直在升(一季度為6.1%),CPI一直在降(1-5月份分別為1%、-1.6%、-1.2%、-1.5%、-1.4%),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今天,這樣的數據就算不說明風景這邊獨好,至少也稱得上是“經濟較快增長、物價較快下降”。不過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似乎并沒有明顯感受到這一升一降。
先說說為什么老百姓沒覺著物價較快下降。
在中國,一說到物價,許多人的目光就盯在CPI的身上,一說到CPI,許多人的目光又盯在食品比如豬肉、食用油什么的身上。結果給人一個印象,就是只要食品價格沒大漲就不算通脹,如果一樣東西漲得厲害但其他東西漲得不那么厲害就只算“結構性通脹”。
可正所謂牙痛就是牙痛,沒有什么結構性牙痛,哪怕你只有一顆牙在痛,其他的好牙也會被鬧得不安生。CPI在降而老百姓的手頭緊,一個很大的可能是CPI沒有完全體現漲價的實際狀況。
比方說,大家都知道,這幾年最能拉開財富差距、最影響大家感受的商品不是豬肉、不是食用油,而是商品房。大家還知道,這半年房價在漲,最近還在猛漲,但在CPI里咱們看不太出房價的分量。雖說按國際慣例,各國CPI在算“住”這塊兒價格的時候都不直接用房價而是用一些間接價格比如房子的租金、貸款的利率,但中國“住”這塊兒在CPI里占的權重較低,只有13.2%(國際上居住類價格占CPI權重一般在30%以上,美國則達到了38%)。加之中國的房價,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房價在經過幾撥兒的飆升后租售比(單月租金與房子總價之比)更加偏離,租售比超過1:300甚至1:400的房子遍地(國際公認的警戒線是1:250)。結果是,房子的租金沒怎么漲,居住類價格在CPI里也沒怎么漲,整體一看CPI還在降,但老百姓的感受是房子又貴了,對那些要攢錢買房或者已經買了但要還大筆貸款的人來說,當然是看什么都不便宜、想買什么都得掂量掂量才行。
再說說為什么老百姓沒覺著經濟較快增長。
正如財經作家吳曉波所言,本輪宏觀調控中,4萬億元投資計劃以及巨額新增貸款仍然投入到了國有企業(yè)聚集的“鐵公基”領域,中小企業(yè)、民營企業(yè)罕有得益者,這是一個令人黯然的景象。國企央企有了錢,未必投入實體經濟(因為他們的主業(yè)多是產能過剩的領域);多出來的錢或炒股、或買地(上月底,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副部長魏加寧曾表示,上半年有20%左右的信貸即超過萬億的資金流入房地產和股市等資產市場),買了地未必急著建(想建可能也沒經驗),沒有形成開工量;即使開工,產生的就業(yè)崗位也趕不上同樣資金帶動的中小企業(yè)能提供的量。結果是,雖然GDP顯著增長,但大多數人并不覺得工作更好找,也不覺著收入在向上。
雖說如今咱們耳邊不缺經濟回暖、宏觀觸底的聲音,但也許只有在數據站穩(wěn)之后,更多人、更多行業(yè)的感受也跟上,復蘇、提前于世界復蘇的結論才能更響亮。(毛穎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