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的筆下少了點關于精神的“鹽”
苗煒不看武俠已經很多年,武俠只與他留在上世紀80年代的青春記憶有關。況且當年的他酷愛金庸、古龍,對開創(chuàng)了武俠小說一代新風的梁羽生,印象卻十分模糊。
《三國演義》里說關公用“春秋”下酒,當年苗煒與同學在宿舍里,也曾用過那些武俠故事的片段下酒。不過這些可以下酒的片段,卻很少出自梁羽生的筆下。雖然看過《萍蹤俠影錄》、《云海玉弓緣》等多部作品,但讓苗煒能夠印象深刻的人物或場景,卻少之又少。
記者問苗煒為什么,苗煒的回答如其專欄文字那般直率:“他比金庸、古龍差得太遠。梁羽生雖然開了新派之風,卻受中國傳統(tǒng)文人思想影響太深。他可以講個好故事,卻無法抵達現(xiàn)代人的內心,無法讓讀者與書‘更有關系’。”
苗煒認為,梁羽生無法讓人特別興奮,觀念中規(guī)中矩,語言文從字順,但沒有鮮明特點。他的武俠小說格局不如金庸大,線索不如金庸多,創(chuàng)造性不如古龍強,語言也不像古龍那樣一下子能震住人。“優(yōu)勝劣汰”這個規(guī)律在武俠小說中表現(xiàn)十分明顯,他被人淡忘了也很正常。
苗煒說,在梁羽生的小說中,常見的是理念和主義的沖突,卻很少有關于人性細微深幽的描寫。這一點,梁羽生自己也有認知,比如他曾經說,金庸寫“惡”、寫壞人比寫好人成功,寫邪派比寫正派成功,而他則擅長寫名士風流,不擅長寫邪派。比如他的《白發(fā)魔女傳》,卓一航與白發(fā)魔女之間,只是對“身份問題”的反復糾纏,不免流于平淡。在他的書里,很難找到極端人物,貫穿始終的是中國傳統(tǒng)式的道德標準,讓人覺得人物單薄、臉譜化,與現(xiàn)代人的內心較遠,總是少了些關于精神的“鹽”。
但是,金庸筆下的人物,除了正邪之間的身份糾纏之外,更有精神的內核植入其中,比如有點精神上潔癖的令狐沖,軟弱被動的張無忌,面臨國家與江湖關系的郭靖,都與我們的人生經驗發(fā)生了關聯(lián)。金庸所寫的不再是單純的傳奇故事,而是豐富了我們的人生經驗。我們的人生經驗也可以填充到他的書中,讓我們和他的書“更有關系”。平時吃飯、聊天,我們能夠從金庸的書中找出些場景、片段,卻很少能從梁羽生的書中找出這樣的片段。苗煒說,這應該就是“金迷”成為一種現(xiàn)象,而“梁迷”卻無從提起的重要原因。
苗煒,專欄作家。北京人,1968年生,1992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現(xiàn)為《三聯(lián)生活周刊》副主編。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