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形狀各異大小不等的陶器碎片,經(jīng)過7位國內頂尖文物修復專家的靈巧雙手,再次恢復其本來面目!斑@次修復的最大特點是可逆性,如果未來出現(xiàn)更先進的修復方法,還可拆下重修。”昨日,在紀念三星堆發(fā)現(xiàn)80周年慶典暨三星堆災后重建項目啟動儀式上,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古陶瓷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修復中心主任於洋介紹,一種名為“顆粒連接法”的世界先進文物修復方法第一次用在了地震中受損的三星堆陶器文物身上,首批11件修復文物已交還博物館。四川,是此次全國文物義務修復行動的第一站。
1929年,廣漢農(nóng)民燕道成和兒子燕清保在淘挖門口一條水溝時,意外觸碰到一個塵封3000多年的璀璨古蜀文明:大如磨盤的石壁,各式造型精美的玉璋、玉琮,用“雞公車”都裝不完的文物,還僅僅是三星堆遺址的冰山一角。80年來,三星堆遺址一、二號兩祭祀坑出土的數(shù)以千計的國寶重器,震驚世界,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驚人的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昨日,三星堆博物館特別舉行紀念三星堆發(fā)現(xiàn)80周年慶典暨三星堆災后重建項目啟動儀式,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四川省文物局及省內各考古科研單位、院校的50余位專家學者濟濟一堂,以見證三星堆地震受損文物返還的方式,寄語三星堆未來發(fā)展。
相比青銅器、玉器、石器等文物,陶器文物更為脆弱,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三星堆館藏文物中部分陶器受損嚴重,一件陶彩繪搖錢樹底座就碎成了40多片,再無完型。6月8日,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發(fā)起“文物保護,我們攜手”公益活動,首站便選擇四川。7位國內頂級文物修復專家抵達三星堆,對首批接受修復的11件陶器進行修復。
專家使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顆粒連接法”,新型合成材料將塊塊陶器碎片嚴絲合縫的粘結,且不留任何顯眼痕跡:在交還儀式上亮相的3000—4000歲高齡的11件已修復文物交還館方古蜀民間使用器“陶盉”,完全恢復其出土時樣貌,讓人很難相信20天前它還是一堆碎陶片。局部破損的陶彩繪搖錢樹底座、陶俑、陶屏等陶器,修復后就連色彩也與原貌無二致!斑@種修復技術常用于瓷器文物修復,用在陶器上還是第一次!膘堆蠼榻B,“顆粒連接法”最大的特點是具備可逆性,別看修復后文物整體恢復原貌,以便于陳列保管,將來如果有更好更先進的修復方法誕生,便可將文物輕松拆開重新修復,而絲毫不會損傷文物。
(記者蔡宇攝影雷遠東)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