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到底在哪里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交往,往往以玉為使臣信物,而玉中極品和氏璧更是國家的象征!氨搴瞳I玉”后,“和氏璧”被楚國奉為國寶收藏著,然而發(fā)現(xiàn)“和氏璧”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各諸侯國,各諸侯國的國君都想親眼看看這件寶玉。公元前333年,楚國吞滅越國,楚威王因為宰相昭陽在消滅越國的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于是將和氏璧賜給了昭陽。昭陽某日請客時,出璧讓各賓客觀賞,席散時卻不翼而飛,雖多方搜查也毫無下落。國寶的不翼而飛震驚了朝廷內(nèi)外,楚王下令全國范圍內(nèi)搜尋這件價值連城的寶物,但是最終沒有結果。人們把懷疑的目光投向了張儀,因為張儀當時正在楚國游說,曾與昭陽一起飲酒,人們認為他有機會偷竊了和氏璧。楚王命人對張儀嚴刑拷打,張儀拒不承認,楚王無奈,只好將張儀無罪釋放。張儀受辱后輾轉到了秦國,后來成為秦國的宰相,為秦國日后的強大立下了汗馬功勞。楚國為一件國寶損失了一個人才,這是他們所沒預料到的。
和氏璧就這樣銷聲匿跡了幾十年后,有一天突然在趙國出現(xiàn),至于和氏璧是怎樣流落到趙國的,至今仍是一個謎。趙國得到和氏璧的消息很快傳到了秦昭王的耳中,秦昭王對這件稀世之寶產(chǎn)生了覬覦之心,于是派人送信給趙王,希望用15座城來換取和氏璧。趙王明知秦國想強取豪奪,但懾于秦國勢力,怕得罪秦國招來滅國之災,只好派藺相如持璧出使秦國,于是便有了歷史上“完璧歸趙”的故事。
但是事隔六十多年以后,即公元前228年,趙國還是被強大的秦國吞并,趙幽王投降,獻出了和氏璧。秦王嬴政統(tǒng)一六國,建立了強大的秦王朝,和氏璧最終落到了秦王嬴政的手里。但從此以后,和氏璧便從歷史記載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有一種說法認為: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后,命玉工將宰相李斯書寫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為皇帝的玉印,這樣和氏璧就成了國璽,代代相傳。秦始皇死后,趙高利用和氏璧篡權。劉邦率兵攻入咸陽時,國璽落到了他的手中,劉邦建立漢朝后就把玉璧作為漢朝的國印,從此和氏璧成為“傳國璽”。劉邦之后,傳了九代皇帝。
但是,歷史文獻中關于秦國傳國玉璽的來龍去脈記載得比較詳細!稌x書·輿服志》、唐徐令信《玉璽譜》等記載“色綠如藍,溫潤而澤”,指明它是用藍田玉制成的,因此用和氏璧制成傳國玉璽的說法是沒有根據(jù)的。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處呢?目前有兩種推測,第一種推測認為和氏璧被作為隨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內(nèi),并沒有作為傳國玉璽流傳后世。如果是這樣,將來有朝一日發(fā)掘秦始皇陵墓地宮,我們還有機會一睹和氏璧的風采。另一種推測認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戰(zhàn)爭中丟失或者被項羽掠奪而去。秦末,項羽率兵進攻咸陽,焚燒秦宮殿,挖掘秦陵墓,掠奪寶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隨后而來的楚漢戰(zhàn)爭中,項羽兵敗,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璽或許藏在項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蘇徐州),或許遺落在項羽敗死的垓下(今安徽靈璧)。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一件非常著名的無價之寶,在它流傳的幾百年間,多少人的命運、多少國家的命運都和它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而它神秘的失蹤,又成為中國兩千多年歷史上的一大懸案。 (摘自《歷史密碼》中國工人出版社何憶)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