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堯
北京團市委、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聯(lián)合發(fā)布2010年大學生就業(yè)壓力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茖W歷和本科學歷人群中,接受零月薪的人數(shù)比例相對較高,分別為18.5%和20%,而去年本科生接受零月薪的人數(shù)僅為1.2%。(5月24日《京華時報》)
在大學生就業(yè)日趨艱難的背景下,零月薪算不上什么新鮮事。不過,高達兩成的大學生和一成以上的碩士、博士,明確表示接受零月薪的調查結論,仍然讓人感到意外和震驚——盡管零月薪只是就業(yè)時的一個起點,無關他們日后的薪酬標準和人生發(fā)展。
許多被調查的大學生認為,接受零月薪,主要看這個工作是否能有效提升能力、積累經驗,或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有利于長遠發(fā)展等。這種價值判斷雖無法排除邏輯前提上的無奈,但如果把其放在當前的就業(yè)形式下加以考量,并就事論事的話,其實也有值得欣賞之處。面對就業(yè)壓力,大學生變“怨外”為“求內”,著眼未來,以更加靈活、現(xiàn)實和積極的心態(tài)順應形式就業(yè),未嘗不是理性的體現(xiàn)。有了就業(yè)壓力,大學生勢必會加足馬力,想方設法提升和完善自己。但在“正常”情況下,沒有哪個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會愿意接受零月薪。且就現(xiàn)實而言,我國人才并未“過!钡搅阍滦降摹吧莩蕖本辰纭:螞r《勞動合同法》也明確規(guī)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就應該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包含在勞動期限內。試用期的大學生,理應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
零月薪,不過是大學教育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jié)所催生的市場“怪胎”。它就像一面多棱鏡,既以一種極端的方式折射出大學生不斷“貶值”的現(xiàn)實,也以一種殘酷的價值期望反映當下大學教育存在的問題。正是學非所用、學無所用、學不能用,才導致人才的虛假“過!,以及愈演愈烈的零月薪現(xiàn)象。
大學教育的弊病是零月薪產生的根源,其問題是零月薪的“病根”所在。只管招生和“流水線生產”,不問學生出路的大學教育,是相當危險的。如果大學教育仍缺乏與時俱進精神,無視市場需求,割裂學校與社會的溝通橋梁,不主動謀求學科、專業(yè)和培養(yǎng)模式等的變革,那零月薪的困境與尷尬,必將難以得到有效化解和“根治”。小平同志早在幾十年前就提出了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理念。而零月薪,顯然與“尊重”兩字相去甚遠。
在此,筆者十分擔憂地問一句,零月薪之后,會出現(xiàn)“倒貼錢”的荒唐嗎?
參與互動(0) | 【編輯:侯冬華】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