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經歷了2008年3月14日拉薩打砸搶燒事件,并且了解了中國民眾的憤怒之后,大多數人都應該認識到西藏在中國人心中的分量。雖然在西方世界仍有不少人未能了解西藏問題的真實情況,或者仍然保持另一種看法,但是已經有不少西方政治家開始小心翼翼地繞過西藏這個問題,或者反思在西藏面前西方主流話語的支離破碎。
在這種情況下,媒體傳出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可能要接見達賴的消息,就不再是一次正,F象了。
從本質上說,薩科齊雖然政治立場中右,但卻依然是個聰明人。他深知一個良好的中法關系對于法國的重要性,也知道孤立中國對于法國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選擇。在中國快速崛起,世界積極接納中國的歷史進程中,法國自然不甘落于人后。也正因為如此,他在奧運火炬?zhèn)鬟f活動結束之后,連續(xù)派遣了幾位特使前來修復中法關系,甚至準備出席奧運會開幕式。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薩科齊對于西藏問題沒有誤判。作為西方話語體系中的政治人物,薩科齊或許并不了解西藏在中國政治和歷史上的重要性,更不了解中國民眾對于西藏的情感,這實際上是和對于這個國家的認同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無論達賴在海外如何受歡迎,都無法改變西藏屬于中國這個歷史和現實的事實。此次“3·14”事件發(fā)生后,西方輿論也開始對其在西藏問題上的立場進行了反思。
因此,我們很容易把薩科齊在西藏問題上的政策搖擺,理解為政治人物在外交政策上的走鋼絲:一方面要面對理性的決策過程,另一方面又必須周旋于國內各種勢力中。薩科齊的確面對國內部分輿論的壓力,要他繼續(xù)在西藏問題上做強硬表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最大的危害是法國很難形成一種穩(wěn)定的對華政策;而西藏問題作為一個本不該出現的因素,在法國對華關系中的負面效應過大。
中法關系的穩(wěn)定性,不但涉及中法兩國,同時更涉及中國同歐洲地區(qū)的關系。而薩科齊將一個歷史定論十分清楚的問題重新作為制衡中法關系的手段,將接見達賴作為對中法關系的要挾,這是把中法關系擺在了十分危險的位置上。長此以往,中法關系中最重要的戰(zhàn)略信任將會逐漸消失。法國對華政策的搖擺,也有可能導致中法關系無法推向實質性的發(fā)展。
國際關系的制定需要一種戰(zhàn)略眼光,也需要有承擔戰(zhàn)略決策的勇氣和魄力。任何領導人,當他面對各種壓力的時候,他首先考慮的應當是哪個決策更有利于自己的國家的長遠發(fā)展。這恐怕是薩科齊在走上鋼絲之前,要回爐的一門政治課。(商漢)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