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0日電 美國《僑報》今日刊文,對美國大學校園槍擊案引發(fā)的一些深層思考發(fā)表了評論,文章認為,這次悲劇說明青少年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
文章稱,趙承熙在開槍殺人之后,從其老師和同學那里,媒體獲得這樣一些信息:他很少與舍友聊天;在開槍前,他留下一張字條,責怪同學們的道德敗壞,語氣中充滿仇恨。因為其文學作業(yè)中思維混亂,文字駭人Lucinda Roy老師曾建議趙去看心理醫(yī)生。Roy形容趙寫下的詩句里“暗含著威脅”。單獨輔導趙后,Roy的印象是:“看起來,戴著墨鏡的他在哭!
Roy說,她很害怕和趙單獨相處,因此,她同助理約定,當她提到一位死去教授的名字時候,她的助理就去報警。
《芝加哥論壇報》的報道說,趙承熙最近表現(xiàn)出一些可疑的行為,包括在學生宿舍縱火,跟蹤一些女同學。警方調查人員發(fā)現(xiàn)趙承熙最近在服用抗抑郁藥。
槍殺案發(fā)生之后,許多華裔、韓裔家長對趙承熙嚴重的心理問題感到震驚,對子女的心理健康感到擔憂。他們認為,趙承熙是一個在美國長大的孩子,他的暴行應該與他所生活的環(huán)境有密切的關系。也有人在網絡上發(fā)表意見說,校園槍擊案給華裔們敲響了警鐘。
華裔張?zhí)膬鹤釉诿绹髮W讀書,她表示,許多亞裔移民到美國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在美國的打拼上,根本就沒有時間顧及子女教育。而這些亞裔孩子身為少數(shù)族裔,一旦在學校經常受到比他們有錢、比他們身材高大的白人、黑人或者西班牙裔的欺負,不懂得如何自保。
張?zhí)X得,美國學校的老師跟中國老師不一樣,不會去管孩子上課以外的行為,加上家長的忽略,有的孩子就變得自閉,整天在家里玩電子游戲,看暴力影片和卡通片。長此以往,暴力、偏執(zhí)、對抗性的性格和行為也就容易慢慢滋生。
有些家長不知孩子心理有問題,也不懂如何處理,對孩子除了縱容,就是暴打一頓,往往把孩子越逼越遠。
文章認為,而華裔少年的父母們,在留學美國2年半的李小姐看來,也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她用自己編的順口溜形容很多華人家庭的典型狀態(tài):“男的做IT,女的做會計;下班toyata(豐田汽車),晚上中文電視連續(xù)劇;周末去買菜,回家就打牌!
而成年后來到美國的留學生中,也不乏缺乏社交的學生。據(jù)在美國留學的杜小姐介紹,尤其是一些理科生,埋頭于實驗、課程、論文、電腦,很少與外界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