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濟南一月五日電 (記者 朱大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今天在此間舉行的第七次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上稱,中國法院系統(tǒng)積極推進民事審判方式改革,合乎中國國情的民事訴訟模式已經基本形成。
據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民事審判經歷了一個漫長、曲折的發(fā)展過程。從計劃經濟時期以行政手段為主解決糾紛,發(fā)展到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多地以法律手段解決糾紛;從一個民事審判庭發(fā)展為多個民事審判庭,特別近些年來,包含傳統(tǒng)民事、經濟、知識產權、涉外商事海事審判在內的民事審判新格局逐漸形成。
肖揚說,二000年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以來,全國各級法院公正高效辦理各類民事案件,著力解決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新出現(xiàn)的利益紛爭,及時消除影響改革開放和社會穩(wěn)定的不利因素;研究制定大量民事審判規(guī)則,確保法律的準確統(tǒng)一適用;大力加強人民法院基層建設,穩(wěn)步推進法官職業(yè)化建設,民事審判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
談到合乎中國國情的民事訴訟模式,肖揚說,目前強化當事人舉證責任、當庭舉證與質證和必要的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相結合的民事審判方式已廣為運用,各級法院還進一步實行立案公開、庭審公開、裁判結果公開、辦案質量評價標準公開,提高審判活動透明度;建立符合審判規(guī)律的“立審分立、審監(jiān)分立、審執(zhí)分立”的權力制衡機制和案件流程管理制度;建立更為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健全并落實承辦人、合議庭責任制等。
目前,全國法院在民事審判庭工作的民事法官共有三萬九千九百多人,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二萬七千三百多人,其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一千六百多人。廣大民事法官尤其注重更新民事審判理念,重視強化法治觀念、當事人權利觀念、程序公正觀念、平等保護觀念、案結事了觀念,確保審判觀念不斷適應時代新要求。
面對新時期的機遇和挑戰(zhàn),肖揚強調,按照“能調則調,當判則判,調判結合,案結事了”的要求,著力辦妥各類民事案件,要做好司法調解工作,著力平息矛盾糾紛。采取便民訴訟措施,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訴訟困難,著力化解矛盾在基層,著力研究解決和諧社會進程中遇到的司法新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