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在廣東省兩會小組會討論時,海珠區(qū)委書記鄧偉強和原廣州地鐵老總盧光霖兩位人大代表“痛批”10年不變的“只問花錢不看效果”的預算管理及績效考核機制。鄧偉強說:“很多財政撥款用不完,卻花不到其他需要的地方去,需全部上繳。人家也不管你用錢的效果如何,就看你最后究竟有沒有花光錢。”盧光霖舉例說:“地鐵2號線概算106億元,執(zhí)行概算到結(jié)算時是88億元。省了幾十個億,但是到頭來,沒有一句贊揚的話,還批評你!(1月21日《新快報》)
看了廣東兩位人大代表猛烈抨擊財政管理機制的慷慨激昂之詞,我覺得怎么都不是味。按常理,為國家財政省了錢,理應受到表彰。可非但算盤沒有如愿,還挨了批,擱誰可能都想不通。反思這件事,與其說財政有責任,不如說人們對財政預算的認識出現(xiàn)了偏差,急需予以矯正。
大家冷靜分析一下:如果省了錢都可以受表揚,而且可以挪作他用,是不是預算就不用做了?我可以隨便一張口、一伸手,十倍數(shù)十倍地要錢,你批了肯定富余;你不批,我接著再要。實際上,當前財政預算存在水分已成了一個公開的秘密。
這個現(xiàn)象表明,當前各部門、各單位在做預算時,大都在“獅子”大開口。而錢到手后,并非全都在做“鐵公雞”,一毛不拔,省著花。反倒是“飯照吃”、“酒照喝”、“舞照跳”者大有人在。如果再允許節(jié)余資金可以挪作他用的話,我看更是給腐敗提供了土壤,那樣的財政機制倒是真有問題了!
誠然,財政部門在超高預算中有審核不力的責任,但別忘了,財政部門的人是財務專家而非其他方面的行家。在國家快速發(fā)展,大工程多,項目急,耽誤不得的情況下,讓財政部門的人去細細核對預算,不造成大量節(jié)余資金出現(xiàn),顯然不現(xiàn)實。因而不可避免地造就了虛高預算的出現(xiàn)。試想,106億的預算,結(jié)果只花了88億,差距這么大全都是財政部門的責任嗎?讓財政部門因此去承擔高預算的責任,把節(jié)省的美名攬入自己懷中,顯然與情理不通,也有失公允。
實際上,我們真正缺乏的,是在預算上不做“獅子”大開口,在花錢上多做“鐵公雞”。要想解決預算過高這個問題,除了財政部門要加大審核力度外,預算編制部門更得誠實守信,不做“獅子”。紀檢、監(jiān)察、審計等部門則要教會大家多做“公雞”。如果我們每個行業(yè)、每個部門都知道做“獅子”和“公雞”的道理,則我們的財政一定能清廉綠色運行,我們的事業(yè)“雄雞一唱天下白”,也一定會持續(xù)健康向上!(楊振威)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