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中國政府績效評估報告》(下稱《報告》)首發(fā)儀式暨政府績效管理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正值中國經(jīng)濟為抵御國際金融危機的寒冷加緊“強身健體”的時刻,如何讓中國各級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壓力和考驗,成為該《報告》格外引人關注的地方。
與會專家表示,中國正處于全方位的經(jīng)濟轉型期,“惟GDP論”的“數(shù)字經(jīng)濟”、“胖子經(jīng)濟”可以再見了,提高自主科技能力為核心、講質量講效益的“健康經(jīng)濟”是當下目標。這意味著,對各級政府績效的評估,將不再只照顧經(jīng)濟發(fā)展單一指標,而是以民生為重、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的綜合指標為參照系。
其實,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人們關注中央政府出臺4萬億經(jīng)濟刺激計劃時,就有人評價,這可看作撬動中國社會實現(xiàn)整體轉型的“杠桿”。在這一重大歷史轉型中,哪個地方思路對、辦法多、效果好,哪個地方政府能讓當?shù)乩习傩崭惺艿浇?jīng)濟轉型的實惠和利益,哪個地方就是“好政府”。
本次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對我國政府績效評估有怎樣的現(xiàn)狀、新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將如何落到實處等問題,作出了深入的探討。作為《報告》最大亮點,普通公眾如何參與政府考評的實踐和難題,也頗受與會者關注。
政府績效“終極標準”指向公民滿意度
一場改變政府執(zhí)政能力的“靜悄悄的革命”早就開始了!拔覈恼冃гu估奔走呼號的時代已經(jīng)結束!毖杏憰,北京大學政府績效評估中心主任、教授周致忍說,當下最關鍵的是如何把這套詳細設計的指導方案“落實到位”。
政府績效評估是一個需要長期進行的工作,它所關注的也是政府工作的長遠影響,而不僅僅是局限于眼前工作的成績。據(jù)《報告》介紹,在我國,政府績效評估的工作已經(jīng)有近20年的歷史。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我國開始試行機關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開始,中國政府績效評估工作就踏上了不斷完善創(chuàng)新的征途。
1982年,勞動人事部下發(fā)通知要求國家行政機關都要制定崗位責任制,將崗位責任制同考核制度、獎懲制度及工資改革結合起來。上世紀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各地在崗位責任制的基礎上普遍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
1998年,我國開始建立財政投資評審制度體系,明確了評審對象,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評審方法和程序,建立了相對獨立的投資評審機構隊伍;2001年,湖北省財政廳根據(jù)財政部安排,率先在恩施土家族自治州選擇5個行政事業(yè)單位進行了評價試點,開始了我國真正意義上的預算支出績效評價。
最早的政府績效評估,隨著各地新形勢的發(fā)展變化,問題也在不斷的突現(xiàn)出來。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