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8時6分,享譽海內外的杰出科學家和中國航天事業(yè)的奠基人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對錢學森來說,無論他有多少頂桂冠,有一點是最為至關重要的,那就是他首先是一個熱愛祖國的人,是中華民族現(xiàn)代化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對今天的許多年輕人來說,20世紀50年代那個中國歷史變革年代給民族和世界帶來的影響,已經無法感同身受。但是,在當時那個歷史年代中,錢學森放棄在美國的教職,回到生活和科研條件都無法相比的祖國,除了需要理想主義情懷,還要放棄對功利主義的種種念想。
并且,在中國的“兩彈一星”工程和航天航空工程領域,錢學森一直是科技中堅,并且長期擔任火箭和航天計劃的技術負責人。當然,在兩彈一星工程和航空航天領域,錢學森只是眾多杰出科學家的重要代表之一,還有千千萬萬的科學家已經贏得榮譽,但也有一些人至今仍無法公開名字,但是,他們和錢學森一樣,扮演了中華民族現(xiàn)代化的參與者、見證者,甚至是推動者的角色。
而一個民族的現(xiàn)代化進程,實際上是這個民族取得國際地位和發(fā)展話語權的進程。在一個與今天完全不同的國際政治背景和話語體系中,“兩彈一星”就成了現(xiàn)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在今天的科技界和文化界,流傳著許多錢學森先生的故事,比如美國人認為“錢學森值五個師”、“我寧可把他槍斃了,也不讓這個家伙離開美國”的說法。這些故事,在證明一個愛國者價值的同時,實際上還佐證了一點,那就是在一個民族發(fā)展的過程中獨立自主的價值。
即便到了今天,在技術、資源流動日益全球化的時代,這個世界上還存在大量的技術壁壘,世界各國對核心競爭力技術的保護仍然存在。在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道路上,中國發(fā)展的特殊性,依然決定了需要思想、技術和發(fā)展道路上更多的獨立自主。為此,無論是錢學森式的科學家,還是錢學森的精神,都需要進一步發(fā)揚光大。
在錢學森先生的背影,離我們遠去的時候,我們感念一位熱愛祖國的老科學家的一生,也感念一個民族篳路藍縷的時代。這個時代不可能重現(xiàn),就像錢學森先生不可能再回到我們身邊一樣。但是,這種歷史和這位歷史老人對我們的啟示,卻永遠存在。
□周慶安(學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