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英國,雖然蘇珊頗不好意思地承認BBC做得比CNN更好,但“那仍然只是相對的自由”。
“每一個英國主流媒體的資深記者都或多或少握有一些‘不能說的秘密’!碧K珊前傾身體,面帶一點狡黠的笑容說道,“否則你和你的老板必將官司纏身,麻煩不斷。”
她甚至會問身邊曾經留學的同行為什么要回到中國:“看,我其實和你們一樣,知道中國的新聞環(huán)境卻還是來了!
她堅信,自己能在這個環(huán)境里做出些事情。
即將開播的《新聞縱貫線》節(jié)目,蘇珊替節(jié)目組想了一句口號:讓我們看一眼這個世界。
節(jié)目原本的構成也在她的提議下做了改動──每一部分的切入和結束都精確到分鐘,這種緊湊的節(jié)奏感正是源自BBC新聞節(jié)目的一貫作風。
她甚至期待,等稍稍安頓下來,熟悉工作環(huán)境以后,開始給中國人“上上課”。
在英國,蘇珊和她的朋友合伙擁有一家專業(yè)公關公司,許多商界大鱷和“不方便透露姓名的政界要員”會去咨詢如何同媒體“見招拆招”。
“宣傳也是一門藝術!碧K珊在提到“宣傳”這個詞的時候并沒有像許多西方人那樣露出不屑的神情。她認為,在中國,無論是商人還是官員都普遍缺乏同媒體溝通和打交道的經驗,時而“過分謙虛”,時而“神神秘秘”。
“我可以教他們怎樣穿著,怎樣說話,怎樣舉手投足……”說著說著,蘇珊興奮起來,已經開始為自己將來的“業(yè)務”開展市場調查:“你知道中國有多少個類似的公關公司嗎?會有人來聽我的課嗎?”
幾秒鐘后,新聞女主播的平靜又瞬間回到她身上。“還是先做好眼下的工作最要緊,何況,我還要學中文呢!彼f。
蘇珊希望自己能盡量多地觀察中國,然后在“告老還鄉(xiāng)”后寫回憶錄。她扳著指頭數(shù)自己2010年的日程:3月份去體驗“傳說中的兩會”,5月份去上海世博會,有機會還想去“遙遠的山村”看看,因為“聽說那里的中國是另一個中國”。
“英國人對中國并不算太友好,我希望能盡量客觀地描述自己在中國的感受!
但“感受”兩個字本就不那么客觀。
蘇珊的右手上戴著兩枚夸張而美麗的寶石戒指,個頭大到手指無法并攏。用這樣的手輕輕做著手勢,蘇珊表達著她對中國人的初步感受:沉默,不善于表達,不懂如何“兜售”自己。
李培春卻已經在擔心蘇珊的“直來直往”會不會給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在一次討論會上,節(jié)目組成員對“黃!币辉~應選用哪個英文單詞發(fā)生爭議,蘇珊毫不客氣地直言對方的用詞是“美式說法”。
他很擔心同事們會對蘇珊產生某些異樣的感受:高調,強勢,BBC來的大牌。
預想中的文化沖擊還沒來得及和蘇珊擦出火花。
她會毫無避諱地問中國女孩:“你們覺得西方人很有魅力嗎?為什么我總看到東方女性和西方老男人在一起?”
她也會認真地問同事:“說實話,我長得還可以吧?會不會看上去有些老呢?”
蘇珊已經51歲了。離開BBC的時候,她對英國媒體說,BBC并不珍惜她的經驗與資歷,她“下崗”了,而中國人重視她。
當?shù)弥袊?guī)定普通女職工“退休年齡按55周歲執(zhí)行”的時候,蘇珊有些吃驚,連說了幾聲“真的嗎”,然后靠上椅背,輕輕嘟嚷了一句:“這可真有點殘酷。
在英國,女性員工退休年齡為60歲,就在這兩天,英國婦女與平等事務大臣哈麗雅特·哈曼還在推動一項旨在取消員工退休年齡規(guī)定的法案。
歷經風雨的女主播生涯早已教會她如何控制情緒,失望的表情轉瞬即逝,隨之到來的仍是9年前那股“酷斃了”的自信。
她憧憬著自己的聲音回蕩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上空”,期待自己的節(jié)目被“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廣播電臺傳送到全球”。
為此,她必須每天凌晨4時踏入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大門。寒冬清晨,天遠未亮,武警卻始終守在那里。
“他們一定覺得很冷吧!碧K珊說。 (記者 李景)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