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癮能否用藥
王新還對“網癮”能否使用藥物進行治療提出了質疑,他認為所謂的“網癮”,與煙癮、酒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屬于“非物質依賴成癮癥”。
“煙癮、酒癮都有依賴物質——煙和酒,但網癮不是說人依賴網絡或電腦,他依賴的是上網這種行為。”王新說,“據我所知,‘非物質依賴成癮癥’的藥物治療效果并不理想!
在網戒中心,記者看到,每天三次,會有廣播提醒孩子吃藥,其中包括一舒、樂友等治療焦慮、抑郁的藥物。不過,一些孩子和家長都對此不太清楚,只知道是“補腦的藥物”。
對此,長期從事酒依賴工作的孫洪強有著不同看法。
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依賴性疾病有時會伴有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如果經過專業(yè)醫(yī)師診斷,認為患者伴有各種情緒障礙在里面,是可以針對這種情緒障礙用藥的。”
如果一個正常人服用了上述的抗焦慮和抗抑郁藥,是否會出現(xiàn)不適或者造成什么不良后果呢?
對此,孫洪強強調,藥品在上市前都會經過動物試驗和四道人體試驗的“關卡”,其中人體試驗的第一關就是在一個健康志愿者身上進行的,“只有在健康志愿者身上安全性和耐受性試過沒有問題了,才能進入后面幾次試驗,最終才能上市!睂O洪強說。
網癮是否能被醫(yī)院收治
孫洪強說,一個有醫(yī)德的執(zhí)業(yè)醫(yī)師一定是在求治者出現(xiàn)各種適應癥的前提下,才會開處方,否則不予以收治。
在公共醫(yī)學學者、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卓小勤看來,所有的疾病都必須要經過疾病分類標準,才能夠作診斷,只有診斷了才能被醫(yī)院收治。
卓小勤指出,目前沒有標準認定網癮是精神疾病,也就不存在適應癥,將其收治進精神衛(wèi)生中心,作為精神疾病來治療是有問題的。
4月28日,記者曾詢問楊永信的電擊療法是否經歷摸索和實驗。楊永信表示,他是精神衛(wèi)生科主任醫(yī)師,以前也給患者做過20毫安左右的電休克治療,他甚至有權力給患者做90毫安電流的電休克治療。因此,在最初的幾個網癮孩子身上,楊永信分別用20毫安電流做電擊,漸漸減弱,通過實驗探索出現(xiàn)在“1~5毫安”的“安全值”。
卓小勤表示,精神衛(wèi)生科醫(yī)師的確有權給病人做電擊休克,但問題在于,這些人是否具有適應癥。如果沒有統(tǒng)一的治病標準,就沒有適應癥,即便可以開展這方面的科研,也需要經過審批,尤其涉及人的時候。王燁捷 白雪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