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影,1962年生于重慶。詩人、作家。現(xiàn)居倫敦。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孔雀的喊叫》、《阿難》、《饑餓的女兒》、《K》和詩集《魚教會魚歌唱》等。曾獲“英國華人詩歌一等獎”、中國臺灣《聯(lián)合報》短篇小說獎新詩獎。三部長篇小說被譯成18種文字在歐美、以色列、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出版。長篇自傳體小說《饑俄的女兒》曾獲中國臺灣1997聯(lián)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2002年12月,《K》被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淫穢”罪判為禁書。身陷官司的虹影并沒有耽誤寫作的功課,一部名叫《孔雀的喊叫》的新書不久前出版。這是一部寫三峽的書,而三峽是一個正在引起巨大關注和廣泛爭議的話題。
1我是三峽的女兒
南方周末:你出生在忠縣,從地圖看那是三峽邊上的一個縣。很快那里就會江水浩蕩汪洋一片。告別三峽已經(jīng)成為新世紀一個感傷的話題。
虹影:我出生在重慶,但是小時候母親把我送給忠縣的姨媽,因此我在忠縣農(nóng)村住過相當長時間。我住過的幾個村子,都在175水線之下。幾十年來那里殘破不堪,別人奔小康了,他們還在等,因為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都知道三峽早晚要上馬。今年六月,大壩將正式蓄水,峽區(qū)的地貌就完全變了。全部蓄水后,三峽許多險峰,會成為島嶼。這是一個傷感的話題,但是遠遠不止傷感。世界上大壩多矣,沒有一個淹沒的地方有三峽那么秀美無比。阿斯旺水壩淹沒的是干旱谷地,胡佛水壩反而增加了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峻險。
南方周末:對三峽的傷逝是你寫作新書《孔雀的叫喊》的初衷嗎?
虹影:這本書,在我心里醞釀了十多年。孔雀燈的確是三峽文物,現(xiàn)在流落海外。古代的巴人真與孔雀比鄰而居,或許孔雀是某個部落群的圖騰。但是這個標題“孔雀的叫喊”卻是我最喜歡的美國詩人沃萊斯·斯蒂文斯的詩句。在寫作的過程中,我不斷地想起這首詩。為什么孔雀要叫喊?星轉斗移,就像狂風中樹葉翻卷。美的東西都太軟弱,而那聲叫喊太無助。三峽的美,將永遠埋在混濁的水底。
南方周末:你以個人的方式對三峽做了一次緬懷。
虹影:我是三峽的女兒,那兒有我許多親戚,我希望我的母親河長江——兩岸的人民永遠幸福。因此我不得不關注三峽。簡單說,《孔雀的叫喊》是我回到三峽找自己的前身。我的主人公是峽區(qū)的小民,我關心的是生于斯死于斯的小民!犊兹傅慕泻啊穼懙氖切“傩盏膽B(tài)度。1992年三峽工程通過時,被人批評為“禍川益鄂”,淹了三峽,解除湖北水患。其實,當時鞭炮焰火,川江兩岸最為熱烈。為什么?好處就在眼前:四十年沒有建設,地方已經(jīng)窮透了。現(xiàn)在三峽兩岸,全是雙層蛋糕:175線以上,真是富麗堂皇,下面卻又臟又臭。小百姓馬上搬進紅紅黃黃的奶油房子,立登小康,有什么不好的?我問美麗的三峽怎么辦?從縣長到街民,都說:“再開發(fā)新景點唄!”我起先很生氣,后來明白我這個“客人”沒有這個權力指責。老百姓的追求是淺顯的,只看到眼前利益。無法否認這一點。但是,人民又是智慧的。我說的是:世世代代的人民,歷史中的人民。一個工程接一個工程,是我們整個人類經(jīng)濟活動的惟一內(nèi)容。人活著就是要折騰,要消費,要“致富”,理由十足。三峽不上馬,絕對不可能——多少人早就在吃三峽,我的農(nóng)村親戚也要分一杯羹。聽聽那一聲微弱的叫喊吧,一切美麗的,都正在被淹沒。
2我在40歲時漸漸沉靜隨遇而安
南方周末:現(xiàn)在你是一個失去故鄉(xiāng)的人,多年來你身在異國置身在異邦的語境,現(xiàn)在又沒有了地理意義的故鄉(xiāng),這樣的情形帶給你最切實的感受是什么?
虹影:我曾在一篇寫魯迅先生的文章《在東京拜訪一事無成者周樹人》里,借他說出我自己的想法:“只有你知道,我是一個人在掙扎,只有你知道,有多少次,我已經(jīng)向命運投降,渴望一死了之,但我終于活了下來。”那年夏天在東京,我突然醒悟:我應當學學周樹人,他從來沒有夢想充當民族的喉舌,我也決定清除小女子怨婦們發(fā)言的打算,自己沉一沉氣,開始亂讀閑書,讓自己在憂郁中慢慢體驗憂郁。周樹人近40歲突然爆發(fā),變成自己也沒有想到會變成的人;我在40歲時漸漸沉靜隨遇而安,做一個努力模仿當年周樹人的人———我終于敢做一個失敗者。
南方周末:你失敗嗎?1990年代前后,中國大陸有一大批作家出走異國,這個名單可以排得很長。我想說的是,在這些出走和來往于異國的身影中,只有很少的人今天仍在堅持寫作。更多的則被湮沒在異國漂流的暗影中。而你,我們看到一直在寫,而且在市場上日益成功。
虹影:我想不必要把寫作看得太神圣。你如果數(shù)數(shù)留在國內(nèi)的作家,八十年代開始寫作生涯的,現(xiàn)在又有多大的比例仍然在堅持?世界上有意思的事情多著呢,何必非寫作不可?對我個人來說,文字生涯是神圣的。不過恐怕這是一種敬業(yè)精神而已。如果我是鐵匠,我將驕傲地給最好的馬打一套蹄鐵,一直到?jīng)]人騎馬為止。我想我還寫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不喜歡也沒本事干別的行當。在海外做一個中文作家,是非常孤獨的事業(yè)。我經(jīng)常連續(xù)幾個月不見人,也無人可見。一個人關門讀書,靈感來了才寫作。
我發(fā)現(xiàn)我讀的中國當代小說,比國內(nèi)的當代文學批評家都多。我一向對人說:怕孤獨的,不要到海外。有的海外詩人,成了“文學節(jié)”明星,每個月都看他們在世界某個地方出現(xiàn)。我無法做到。
南方周末:現(xiàn)在作家也開始具有了戰(zhàn)略眼光,都在研究主攻市場,你的市場是大陸嗎?美國有一個華裔作家哈金,他是用英語寫作進入美國主流文學界的,你沒有進軍英國主流文學界的想法嗎?
虹影:作家的工具是語言。我的英語沒有那么好,馬馬虎虎交流而已,有時候勉強演講個什么小題目。像我這樣成年累月不出門的人,英語也就那樣。所以,坦白說根本不可能有此“想法”。這當然對于我在國外生存非常不利。我的書先由國外的經(jīng)紀人請懂中文的寫讀書報告,再推薦給出版商,同樣出版商也請懂中文的人寫審讀報告,最后才是出版社選擇譯者,一本書要等三年時間才面世。
來源:南方周末 作者:夏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