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7日電 總理為農民討工錢,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官方報紙《人民日報》分析稱,當地的云陽縣根據總理的指示,很好的解決了企業(yè)拖欠農民工資的辦法,此舉也值得其他地方借鑒。
報道稱,10月27日,溫家寶總理在三峽庫區(qū)考察途中,深入邊遠的云陽縣龍泉村了解民情。村民反映,在修建新縣城中心廣場的過程中,包工頭拖欠村民們的工錢達一年之久,影響他們正常開支。溫總理當場表示,一定跟縣長說,欠農民的錢一定要還。
據報道:云陽縣委當晚召開緊急會議,查明拖欠工錢的建筑公司,當即責成這家公司將拖欠的2240元工錢連夜送到村民熊德明家中。目前,云陽縣已經責令建筑商兌付了農民工被拖欠的3.64萬元工錢。
國家總理日理萬機,還親自為農民追討工錢,中央領導時刻關心群眾冷暖,深入細致的工作作風,真讓人敬佩。不過,筆者又在想另外一個問題。假如這件事情不是讓總理遇著了,能夠這么快地妥善解決嗎?那些工錢已經被拖欠了一年多,為何遲遲得不到解決?工錢被拖欠,當地政府對此是毫不知情,還是辦事不力?
近年來,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屢見不鮮,每到年終歲尾,政府部門都要花很大的力氣清欠,讓農民工能夠揣著鈔票回家過年。然而,盡管中央三令五申,拖欠民工工資卻屢禁不止。我們國家農民工群體規(guī)模龐大,就業(yè)情況復雜,而他們又是弱勢群體,其權益容易被忽視,“清欠”工作步履沉重。
要有效解決農民工工資被拖欠問題,就必須建立健全有關制度或法規(guī),對那些惡意拖欠戶,拿“尺子”一量,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首先要堵住源頭。在那些發(fā)生拖欠現象較嚴重的行業(yè),比如建筑行業(yè),從工程立項起,就進行嚴格把關,建設資金不到位的堅決不許開工;在施工環(huán)節(jié),對施工單位嚴格驗證,只有具備償付工人工資的能力,方可進入建筑市場。其次是有關部門要加強監(jiān)督,同時為農民工反映問題、維護自身權益,開辟更加便捷、暢通的渠道。第三要斬斷后患。群眾利益無小事,對長期拖欠工錢、不負責任的單位和企業(yè),堅決查處,直至其不敢再犯、不能再犯。
據悉,從10月29日起,云陽開始對參與新縣城建設的30家建筑商進行審查,看是否還存在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況,并出臺規(guī)定:一年內若兩次拖欠農民工工資,建筑商將被“紅牌”逐出云陽縣建筑市場。亡羊補牢,猶未晚也。云陽的做法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