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政府14日晚正式公布了對6月下旬以來,部分媒體所報道的“陳化糧事件”的調查結果。結果顯示:沈陽陳化糧沒有流入各地市場。
6月下旬部分媒體報道北京、天津等地相繼發(fā)現(xiàn)萬噸“陳化糧”,并稱這些“陳化糧”均是“東北米”。有的報道說陳化糧主要產自沈陽市遼中縣,并說“陳化糧已遍布沈城各區(qū)的零售網點”。報道刊發(fā)后,社會反響強烈。很多沈陽市民和外地客戶紛紛致電沈陽市有關部門,求證陳化糧報道是否屬實。
國務院有關部門對“陳化糧事件”高度重視,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糧食局、國家質檢總局分別派出調查組與遼寧省相關部門一起,指導沈陽市對此進行全面徹底的調查。沈陽市政府抽調工商、糧食、質檢等部門骨干人員組成了沈陽市“陳化糧事件”調查組,對部分媒體報道的“陳化糧”加工地——遼中縣楊士崗鎮(zhèn)佑戶坨村所加工大米的進貨、生產和銷售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
據(jù)糧食部門介紹,大米一般分為新糧、陳糧和陳化糧三種。當年的大米屬于新糧;儲存后變質的糧食是陳化糧;第一次儲存期限超過一年的是陳糧。陳化糧對人體有害,不能直接作為人的口糧。只能通過拍賣的方式向有特定資格的飼料加工和釀造企業(yè)定向銷售。陳糧與陳化糧的概念完全不同,稻米加工使用陳糧原料是正常的。
調查組對遼中縣佑戶坨村26家稻米加工企業(yè)提取27個樣品進行抽樣調查,經遼寧省糧油檢驗監(jiān)測所鑒定,其中3個原料來自吉林省和黑龍江省的稻米加工企業(yè)的樣品指標超標和部分超標,被測定為陳化糧。
沈陽市“陳化糧事件”調查組7月8日至13日晚,前往吉林省、黑龍江省的多家單位調查,在取得了詳細資料后認定,這些稻米原料均屬陳糧出庫,非陳化糧。同時,調查組對這3個定為部分樣品屬陳化糧的加工廠的現(xiàn)有水稻和大米進行封存。其中一家加工廠被檢測出的陳化糧庫存經查證,入庫后沒有加工和銷售。調查組人員對另兩家加工廠已經銷往營口、大石橋、綏中等地的大米全面追蹤,對這些大米進行了封存,并進行質量檢測,結果顯示這些大米全部合格。
調查組有關負責人說,這些超標和部分超標的陳化糧,是在陳糧的儲存或運輸中指標發(fā)生的變化。在大米加工過程中,通過拋光和色選等國家允許的技術處理后,不符合技術標準的稻谷粒子被排出,沒有陳化大米產生。沈陽市糧食局對市管糧食企業(yè)進行了陳化糧庫存檢查,表明沈陽市庫存的18萬多噸陳化糧賬面數(shù)字和清點后的實際數(shù)字完全相符,沒有流入口糧市場。沈陽市工商局對全市各處大米銷售點的檢查結果表明,也沒有發(fā)現(xiàn)質量問題。
沈陽市副市長李寶權說,沈陽是全國為數(shù)不多的實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的城市,沈陽市委、市政府極為重視糧食與其他農產品的市場管理。今后沈陽市將進一步加大對糧食與使用農產品的市場管理力度、加強對糧米加工企業(yè)的監(jiān)督。目前,沈陽市對全市有資格購買陳化糧的企業(yè)、流通領域的各類糧食經營網點進行了拉網式清查。沈陽市工商部門承諾,凡有消費者發(fā)現(xiàn)沈陽市場有非法銷售變質大米的情況,請立即與12315投訴舉報網絡聯(lián)系,沈陽市對生產、加工和銷售劣質糧食產品的企業(yè)和個人將嚴厲打擊。
(來源:新華網,記者任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