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悉尼七月十九日電(記者劉雨生)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傅瑩今天在悉尼會晤中文傳媒代表時說,目前中澳關系處于歷史上的最好時期,兩國領導人之間關系很融洽。在澳大利亞,無論是執(zhí)政黨還是在野黨,都堅持“一個中國”,反對“臺獨”。對此,中方表示贊賞。
傅瑩說,中澳兩國關系互補性非常強,我真沒有見到過這樣一種整體經濟結構上各自的優(yōu)勢這么互補的,就像兩個齒輪,非常吻合,因此兩國經貿發(fā)展前景很好。
來澳履新四個多月,傅瑩跑了不少地方,接觸了各方面的人士,主要是想多了解這個國家。接觸下來,總的感覺是,對中澳關系非常有信心。澳大利亞方面對跟中國發(fā)展關系興致非常高、愿望很強烈,商界高層討論經濟發(fā)展總是離不開對中國的看法,對跟中國發(fā)展關系的期望值很高。
她認為,澳大利亞是兩頭強,一方面是初級產業(yè)非常強,資源(包括能源和礦產資源)非常豐富,農業(yè)、畜牧業(yè)水準很高;另一方面是基礎科研投入很大,有一大批頂級的科研人員,全國兩千萬人口有六個諾貝爾獎獲得者,令世界矚目的重大科研突破經常有。大學、科研機構留得住人,高薪、高待遇,更重要的是擁有良好的科研環(huán)境。中間加工部分,澳大利亞也有,如汽車、紡織、制鞋,但總體而言構不成大的規(guī)模,因為市場小、人口少。而中國正好是中間強,有巨大的加工能力,在城里打工的農民就有九千萬人。但中國兩頭弱,地大物不博,人均資源占有率在世界上是很低的。中國在科研方面也有高、精、尖的,但在總體上和澳大利亞還有很大的差距。
傅瑩再次表示,中澳兩國的互補性就像兩個齒輪,我們需要的正好是他們有的,他們需要的也恰恰是我們有的,因此這種互補性非常難得。所以在這種形勢下,一方面有興趣,一方面有條件,兩國關系的發(fā)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在談到兩國之間存在的問題時,傅瑩表示,小事如來澳簽證時間長,手續(xù)繁雜,很不容易;大到中國市場需求大,比如礦產資源,而澳方又滿足不了,必須擴大生產能力,但在這方面的投資至少三、五年,這需要兩國更好地配合。
傅瑩舉例說,中國去年到澳大利亞旅游人數(shù)為十七萬,而到東南亞國家,如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有七、八十萬到一百萬,而到澳大利亞的相對比較少。澳大利亞要接收更多的中國游客,它的旅行社的服務水準需要提高,中文導游也需要大幅度增加,所有的服務設施必須跟上!
傅瑩認為,中澳兩國存在供求不足的矛盾,信息溝通也不夠。她舉例說,中國來的訪問團,開口就要一萬頭奶牛,恨不得馬上拉走。但這里的奶牛場多是小農戶,五百頭左右,都是自己用,哪來一下子那么多的奶牛賣給中國?中國對澳大利亞奶牛需求量大,價格漲得一塌糊涂,一頭奶牛賣到一千七百澳元。中國買奶牛的都是農民,一輩子節(jié)衣縮食買頭牛,老倆口能夠過日子,買這么貴的奶牛那怎么行。到澳大利亞買奶牛要長線計劃,明年要多少,后年要多少,要什么樣的,澳方好準備。
她說,去年中國買了澳大利亞四萬四千頭奶牛,今年給十萬頭也有人買,但澳大利亞一下子供應不了。再說,澳大利亞熱帶地區(qū)的奶牛適應不了中國北方的寒冷氣候,澳大利亞較冷地區(qū)的奶牛也適應不了中國南方的炎熱氣候,因此肯定影響產奶量,不能盲目引進!
傅瑩最后說,華界在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早期確實是個極其重要的橋梁,在中國經濟跟海外關系發(fā)生轉折的這樣一個時期,華界應該再次成為橋梁,積極參與這個過程,幫助當?shù)刂匈Y企業(yè)發(fā)展起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