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6日電 人民日報今日發(fā)表評述文章,總結了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一年來的情況。文章中寫到,初步預計,年底全國農信社將實現近10年來首次年度盈余。
文章稱,6月末,8省(市)農信社不良貸款比年初下降293億元,實現經營利潤14.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盈減虧18.5億元。非試點地區(qū)農信社的工作積極性也受到鼓舞。據統計,2003年,全國農信社不良貸款余額和比例雙下降,分別下降87億元和7.5個百分點,比上年增盈減虧49.7億元;今年前6個月,不良貸款余額和比例又分別下降328億元和5.3個百分點,1—6月累計實現盈余12.4億元,同比增盈減虧34.3億元。
文章還稱,改革措施還增強了農信社的資金實力。到今年6月末,全國農信社各項存款余額26724億元,比年初增加2715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9585億元,比年初增加2592億元。農信社不斷加大支農投入,使今年春耕資金供應得到極大改善。截至6月末,全國農信社農業(yè)貸款余額8615億元,比年初增加1647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260億元,其中農戶貸款余額7011億元,比年初增加1434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120億元。今年春耕資金供應工作中,改革試點省份農信社資金供應能力較以前年度有了明顯提高,支農工作壓力明顯緩解。
服務的改善,提高了農信社的社會形象,也拉近了農信社與農民的距離。在農信社的增資擴股中,農民積極向農信社投資入股,爭相成為農信社的社員。吉林、山東、重慶、浙江等地的一些地方,出現了農民排隊入股的場面。
文章最后寫到,回首一年改革,取得了滿意的成效,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觸及了一些新的問題。如何確定適應中國國情的農信社法人治理結構,農信社高級管理人才缺乏,如何健全農信社的業(yè)務功能,如何不將管理權下放而又有效發(fā)揮地、縣政府的積極性……解決這些問題,都有賴于加快改革步伐。相信在經歷了改革的“洗禮”后,農信社必將迎來美好的明天。(許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