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漢八月十七日電(徐金波 楊天平)武漢“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舉辦的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周年圖片展披露,偉人鄧小平一生中先后使用過三個名字,即鄧先圣、鄧希賢和鄧小平。其中“鄧小平”這個名字,起源于一九二七的武漢。
據(jù)介紹,“鄧先圣”是鄧小平父母為他起的本名。與當時的大多數(shù)中國人一樣,其父母給他起名“先圣”,是希望他能夠像圣人一般生活成長,日后光宗耀祖。
五歲時,鄧小平被送到設在本村的私塾進行啟蒙教育。私塾先生認為“先圣”這個名字對孔圣人有欠恭敬,于是把他的名字改為“鄧希賢”。從鄧小平少年學習到留學法國和蘇聯(lián),一直到一九二六年回國到西安中山軍事學校任職,他使用的是這個名字。
一九二七年,鄧小平到位于武漢的中共中央工作。當時蔣介石和汪精衛(wèi)先后發(fā)動“四·一二”等反革命運動,白色恐怖遍襲全國,作為當時國民政府所在地的武漢也未能幸免。為適應白色恐怖環(huán)境下秘密工作的需要,他從此改名“鄧小平”,隨黨中央機關在漢口與武昌之間經(jīng)常轉(zhuǎn)移,頑強地與國民黨反動派周旋。
隨著中國革命的成功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深入,“鄧小平”三個字成為二十世紀的中國乃至世界上最響亮的名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