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當加加林飛上太空時,中國的第一枚火箭試射成功;當美國人登上月球時后9個月,中國成功發(fā)射自己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今天,“神六”使中國在世界航天“第二集團”中堅定地站在前列
1956年2月,剛剛回國僅4個月的錢學森向中共中央提出《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yè)的意見》時,他是新中國未來航空事業(yè)中,唯一一個見過火箭的人。8個月后,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院——成立時,錢學森給學員們開的第一課,是“什么是火箭和導彈”。
其時,距離前蘇聯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1號”,也是人類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上天,還有一年。也就是說,中國的航天事業(yè)起步得并不算晚。
從仿制蘇聯導彈到送人上太空
當時的中蘇關系,還處于蜜月期,中國的航天事業(yè)得到蘇聯方面的技術援助,包括1957年12月送給中國的兩發(fā)P-1近程地地導彈。但蘇聯人在核心技術上也搞了很多保密措施,如空氣動力學的資料,中國人搞發(fā)動機的都不能看。到1960年中蘇關系破裂,蘇聯專家全部撤走,中國人就只能被迫自己上馬了。
就在蘇聯撤走專家17天后的1960年9月10日,中國第一次成功地發(fā)射了一枚蘇制P-2導彈。兩個月后的11月5日,中國第一枚仿制的火箭“東風一號”也成功發(fā)射。
然而,1962年3月21日,中國自行設計的“東風二號”火箭,卻在飛起來十幾秒后一頭掉了下來。
而就在這幾年,國外的航天事業(yè)卻突飛猛進。1957年,蘇聯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二號”,首次搭載了一只地球生物小狗萊伊卡;1959年,美國的“探險者六號衛(wèi)星”,向地球傳送了第一個電視圖像;1961年 4月12日,蘇聯的宇航員加加林,乘載人飛船“東方一號”實現了人類的第一次太空飛行。
中國的“東風二號”再次上天,是在1964年6月29日,這次一舉成功,以后連續(xù)三次發(fā)射“東風二號”,都成功了。這標志著中國的遠程導彈技術已經成熟。
然而這個時候,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已經開始了3年,從1958年到1968年,前蘇聯和美國為登月,分別發(fā)射了31枚和29枚探測器,1965年3月18日,蘇聯宇航員列昂諾夫實現了第一次太空行走,1968年12月21日,美國的“阿波羅8號”飛船進行了人類的第一次環(huán)繞月球飛行。
就在1970年4月25日,中國成功地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之前的9個月,1969年7月16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實現了人類的第一次登月。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研究員潘厚任回憶說,在美國的“阿波羅”時代,有人提出中國也搞登月,但當時中國的一位領導人根據國情沒有采納這個建議。他說:“我們地球上的事都沒做好,怎么搞登月”——其時,整個中國正陷于文革之中。
實現了首次登月以后,美國人先后共往月球上送了12名宇航員,1970年命運不佳的“阿波羅13號”也沒有使這個成功黯然失色。而蘇聯的成就,是在1971年4月19日發(fā)射了世界上的第一座空間戰(zhàn)“禮炮1號”——蘇聯在1986年2月20日發(fā)射的“和平號”空間站,直到2001年3月23日才墜落,成為人類歷史上飛行時間最長的空間站。
此時的中國,經歷著一系列的火箭發(fā)射失敗與成功的悲喜煎熬。在第一次“長征二號”空中爆炸近一年,1975年11月26日,新的“長征二號”發(fā)射成功,并在三天后,將火箭送上去的返回式衛(wèi)星順利回收。
這時,美國人已把精力投到了制造航天飛機上。1981年4月12日,集火箭、衛(wèi)星和飛機技術特點于一身的第一架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從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發(fā)射成功,之后,美國人又制造了4架航天飛機。蘇聯人的航天飛機“暴風雪號”直到1988年才第一次飛入太空,并且只飛了這一次。
1992年,當中國人決定要發(fā)展自己的載人航天事業(yè)時,圍繞選擇發(fā)展飛船還是航天飛機曾經發(fā)生一場爭論,最終中國選擇了前者。
而時至2005年8月,美國的5架航天飛機共飛行114次。其中,“挑戰(zhàn)者號”和“哥倫比亞號”相繼不幸爆炸。航天飛機的技術雖然日漸成熟,但是美國人已經決定不再生產新的航天飛機了。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載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fā)射成功,飛行21小時后成功回收。之后,是2001年1月10日的“神舟二號”,這是我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2002年3月25日的“神舟三號”,搭載了人體代謝模擬裝置、擬人生理信號設備以及形體假人;2002年12月30日的“神舟”四號,經受住了無人狀態(tài)下最全面的飛行試驗考驗,創(chuàng)造了中國航天史上低溫發(fā)射的新紀錄。再之后,就是兩年前的“神舟五號”,2003年10月15日,楊立偉成功地在太空遨游了21小時,代表中國人邁出了“一小步”。這時,距前蘇聯人與美國人飛出地球正好40年。
“第二集團”中的伙伴們
通常意義上,人們把美、俄稱為世界航天界的“第一集團”,將中、歐、日、印列為“第二集團”。
曾寫過《中國航天項目》的愛爾蘭的航空作家布萊恩·哈維布,認為中國現在顯然是世界上第三大航天國,因為只有三個國家能自己把宇航員送上天。他對本刊說:中國過去幾年在發(fā)射衛(wèi)星數量方面已經超過了歐洲,“如果和俄羅斯有40年歷史的設施相比,中國的設施真的很現代。中國從1992年開始加大的投資,現在慢慢地有了回報。”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太空政策研究所所長約翰·勞格斯頓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的電話采訪時,對“第二集團”有自己的分析:“我想,用‘第二集團’這個詞必須小心。歐洲和日本擁有比較綜合的航天計劃,而中國有著非常強的發(fā)射項目。中國能夠把人送上天,但是歐洲不能,F在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有這個能力!
歐洲:相對美、俄、中重視載人的航天飛行,歐洲人更重視的是向太空發(fā)射無人的探測器。2003年12月,歐航局的“獵兔犬2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雖然最終失去聯系,但歐洲的科學家仍對火星探索充滿信心。今年4月8日,歐航局宣布,將于2011年重啟火星登陸計劃,他們希望火星探測器能在2013年6月登陸火星。
歐航局太空科學部國際月球開發(fā)工作組負責人伯納德·福英在接受本刊電話采訪時表示:在太空領域里有很多可以做的事,美國在這方面比歐洲的預算要多十倍多。因此歐洲有一些項目可能不得不放棄,而在一些復雜的項目方面,他們會和美國等進行合作,和中國也有合作,比如“雙星”項目,希望將來在月球項目上也能和中國進行合作。
日本: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fā)機構(JAXA)公共事務部負責人寺淳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詳細介紹了日本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打算。他說,日本的航天計劃是從50年前開始的。目前日本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載人航天的技術。日本現在擁有8名宇航員,他們都在美國休斯頓進行訓練,其中5名已經上過太空,F在日本最大的問題是,日本沒有能搭載人員去太空的運載工具。
寺淳認為:“神舟五號”是一個巨大的成功。日本人必須走自己的路。如果日本人民要求他們有自己的載人項目,那么無論面臨什么樣的問題,他們已經準備好了解決這些問題,滿足他們的需要。
寺淳說,近半個世紀以來,中、日、印這些“第二集團”的航天國家跟美國相比,差距在縮小。在下個十年里,日本JAXA將專注于最基礎技術的開發(fā),好好利用參與國際空間站提供的機會,在太空中取得對這些技術的實證;在接下來的十年里,JAXA將進行進一步的太空項目,比如月球探索和載人航天探索。
印度:雖然同處第三世界,近年印度不僅制造出了自己的多種應用衛(wèi)星,而且在運載火箭的開發(fā)方面也具有較高的水準,1975年,印度研制成功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阿里亞巴塔”號由蘇聯用宇宙號運載火箭在拜科努爾發(fā)射場發(fā)射進入軌道。
1980年7月18日,印度用自己研制的SLV-3火箭,成功地將35公斤重的羅西尼試驗衛(wèi)星送入軌道,從而使印度成為第七個進入航天時代的國家。
俄羅斯:10月10日,本刊通過電話采訪了俄羅斯科學院太空研究所(IKI)的奧萊格·瓦司博格教授。他談到了俄羅斯航天事業(yè)的未來:“你們都了解俄羅斯對國際空間站的參與。俄羅斯的下一步可能就是開發(fā)更先進的航天飛船,有更大的能力來運載人員!
今天的俄羅斯,雖然已經失去了往日超級大國的光環(huán),但在航天領域雄風猶在。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黃艾禾 馮亦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