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北大招生辦公室主任劉明利就北大2009年的自主招生政策進行了解讀說明。他特別指出,2009年北大自主招生將不招收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學生。與此同時,北京考生原則加30分,劉明利解釋,這是從不同填報方式的風險度和特點考慮的。 (11月21日《京華時報》)
因為是北大,所以其招生簡章極具公共效應。無他,中國第一名校的名頭擺在那兒。但是看了2009年的北大招生簡章,除了一貫的公共效應外,還有讓人莞爾的公共“笑應”。
第一可笑的是“不招收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學生”。這樣的倫理條款納入北大招生簡章,看似道德關(guān)懷,實則是難以操作。學生報考,孝不孝順,如何評價?高中畢業(yè)生還是未能掙脫家長監(jiān)護鏈的孩子,是父母手心里的寶,其人生還處于家長和老師的關(guān)愛呵護中,高中生根本就沒有反哺父母的社會能力。
在此情勢下,評價高中生是否孝順不僅是個偽命題也極其荒唐。因為招生者沒有可資驗證考生是否孝順的信息管道,每個家長和老師都不可能說自己的孩子和學生不孝順。招生部門也很難就是否孝順的命題進行深入的社會調(diào)查,即使做了,也是浪費時間成本。
連北大自己都感覺到了“孝敬”指標的荒謬,因而將推薦優(yōu)秀中學生的“十六字方針”中的“孝敬父母”改成了“心系天下”。更可笑的是,北大“孝敬”指標的出發(fā)點竟然源于古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在我看來,這句話更是似是而非,愛因斯坦、陳景潤等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差,還不是照樣成為天下聞名的科學家、數(shù)學家?何況,“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文意內(nèi)涵和孝不孝順也沒有多少關(guān)系。
第二可笑的是“不鼓勵往屆生報考”。既然國家允許往屆生報考大學,既然“北大不會因為優(yōu)秀青年學子的復讀身份而將其拒之門外”(北大招生辦主任語),北大又何來對往屆生的“不鼓勵”?這樣的說法會造成往屆生權(quán)利的被侵凌,也會導致北大面臨著更多的招生爭議。
第三可笑的是“北京考生原則上加30分”。加分不公平是個老話題,北大明確給予北京考生30分的特權(quán),則使這個老話題平添了許多新諷刺。北大不是北京人的北大,而是全國的北大。北大給予北京考生特權(quán),無論什么理由,都使北大的人文精神和學術(shù)品牌造成了損害。公眾不是不明白這種地域性加分的慣性流弊,而是對北大有一種特殊的人文期待,期待北大以沉勇的決心打破這一慣性的不公平。既然是自主招生,北大就要昭示出自己的個性稟賦來。須知,北大是現(xiàn)代“新文化”運動的發(fā)祥地。在公民社會的語境下,北大應該彰顯出二次啟蒙的平權(quán)急先鋒作用來,而不是因循世故,以煌煌盛名制造讓人心意難平的招生不公。
北大凝聚了國人太多的期待和理想,國人將北大看作自己的眼睛,期冀她永遠的透明澄澈,不希望她有陰翳和微瑕。北大2009年招生簡章中存在的問題在我看來不是微瑕而是硬傷,帶來公共“笑應”也就難免。不過,這樣的“笑”卻并非愉悅開懷的笑,而是無奈苦澀的笑。(張敬偉)
相關(guān)報道: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