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頭】
說孟德仁是當今金屬鍛鏨第一人,我是這樣認為的,我對第一人的理解就是我從來不重復別人,我也不重復自己,我在走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
【字幕】北京靈光寺
【同期】
八大處靈光寺,大佛殿,敬造的將近20多噸(銅佛殿),它是移植法海寺的壁畫。
咱們金屬鍛鏨講究的是盡精微,致廣大。
這個好在哪呢,首先是人物的神情,精神很飽滿。
【解說】
孟德仁,今年75歲,作為一位鏨刻手藝人,每當回憶起自己十幾年前創(chuàng)作的作品時,依然十分興奮。
2006年,受靈光寺方丈之托,他用銅浮雕制作近千平米的大殿壁畫。大殿高3米,涉及近百名佛教人物??芍^是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從畫圖,到施工,前后耗時五年多。
【同期】
當年敬造靈光寺的銅佛像的時候,方丈親自到施工現(xiàn)場看那個佛像,看了以后很感興趣,他說像孟德仁這樣的人,在全中國能找出第二位就太好了。所以說這一傳,好像就成了第一人了,不是這樣的,是對我抱有希望。
【同期】孟德仁妻子楊東蓮:
從接到這個任務(wù),就一筆一筆,一個月、兩個月,完了這幅圖紙,幾十個人物,我們到了這個寺院,師傅就說四個字,不行,重畫,所以我們就把圖紙卷好,我們就回家,接著再畫。
【同期】
眾多人物啊,通過鍛銅處理,有薄一些的浮雕,厚一些的浮雕,形成前后關(guān)系。人物呢,就是豐滿、飽滿,但是人物不能擁擠啊,排列在整個畫面上要很舒適。
【解說】
鏨刻,就是用鐵質(zhì)鏨頭,在金、銀、銅等有較強延展性的金屬上,刻畫出圖案。板材厚度,一般在0.8至1.2毫米之間。在這樣薄的厚度上,要敲打雕刻出錯落有致、起伏變化、氣韻生動的人物,這樣的技藝實屬中華技藝一絕。
【同期】
金屬延展性是很有耐心的,年輕人接觸這門手藝,就說愿意學,難點在哪呢?他就說,比較急。就往上叭叭叭叭釘,跟釘釘子似的,往下走,那銅板很容易破。一點點你把它捻薄了,捻薄了以后才能起鼓啊。你太急了那捻不到,它自然就漏了,銅板就漏了。
【解說】
孟德仁從小學習傳統(tǒng)繪畫,在北京工藝美校學習象牙雕刻。上世紀七十年代,他被派到生產(chǎn)一線,才真正接觸到鏨刻藝術(shù),隨后的近五十年鏨刻生涯,他踏踏實實、苦苦求索,把繪畫藝術(shù)、雕塑藝術(shù)和鏨刻藝術(shù)三者融會貫通,走出一條自己獨創(chuàng)的藝術(shù)道路。
【同期】
施工圖的改進,在制作過程當中的改進,那就說比較辛苦了。立起來做,放地下平面去做,反反復復地去修整,主要是為了把人物的這個精神狀態(tài),這個神韻找出來,不僅僅是找這起伏變化。
【解說】
據(jù)中國史料記載和文物考證,鏨刻技藝已經(jīng)延綿了數(shù)千年的歷史。由于耗時費料,鏨刻器物大多供于宮廷和佛教場所使用。孟德仁是“北京宮廷造辦處傳統(tǒng)金屬鍛鏨技藝”第三代傳人、被評為當今金屬鍛鏨技藝領(lǐng)域工藝美術(shù)大師。
作品展示:
孟德仁作品《泰山圖》長3.65米 高1.47米
孟德仁作品《素肌銅壺》
孟德仁作品《福字盤》
孟德仁作品 《家園衛(wèi)士》銅門 高3.3米 寬1.8米
孟德仁作品《世尊說法圖》 長2.19米 寬0.99米
孟德仁作品《松溪論畫圖》長5米 高3.2米
孟德仁作品《龍騰九州》嵌寶大銀盤
孟德仁作品《世華龍樾·龍鱗疊水》長48米 高2.5米
【同期】
這個銅板,怎么做平鏨、踩鏨,從后邊點鏨,走弧線,走直線,這是基本功。但是你會了基本功,能夠利用金屬的延展性了,還得就說去突破,往上去升華。
(師傅給徒弟示范)
有這彎了,就齊了,這還不夠明顯,再稍微點一下,這點鏨,這個技法主要是點鏨,就順這,順這,所以這操作,對對對,就這,點鏨。
【解說】
時間在一錘一鏨中靜默流逝,一晃就是近五十年。生產(chǎn)環(huán)境的噪音,令孟德仁的聽力逐漸喪失,他卻說自己很幸運,只要視力還在、腦力還在、氣力還在,就會繼續(xù)下去。
機器活做出來規(guī)規(guī)矩矩,缺乏溫度,缺乏靈氣,體現(xiàn)不出人手工操作的那種靈動的智慧。(我)做的時候很放松,很能夠就說把它的節(jié)奏感、韻律感,加以強調(diào)了,注重有形的東西,更注重無形的東西。
風語者孟德仁:
要不斷地求上進,要有所事事,要留下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