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山越海送“光明”
跨山越海送“光明”
——青島黨員醫(yī)生張友巖扎根貴州服務病人的故事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晏惠軒
從齊魯大地到多彩貴州,跨越千里山海,46歲的張友巖“悄悄地”回來了。
與5年前不同,這一次,張友巖卸下了幫扶的任務,忘卻了曾經(jīng)的榮譽,默默地在紫云自治縣人民醫(yī)院,認真履行著一名眼科醫(yī)生的職責。
“醫(yī)生的責任是救死扶傷,黨員的使命是為人民服務,在紫云自治縣人民醫(yī)院,我找到了最佳的結合點。”有著18年黨齡的張友巖告訴記者。
這不是他第一次走進紫云。
2019年5月,當時還是青島市即墨區(qū)人民醫(yī)院眼科醫(yī)生的張友巖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跨越山海來到紫云自治縣人民醫(yī)院開展幫扶工作——他將原有的五官科分科,設立了單獨的眼科門診、眼科特檢室、門診手術室和眼科病房;他的足跡遍布了全縣13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初步摸清了全縣眼疾發(fā)病情況;他指導年輕醫(yī)生做白內障手術,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
2019年5月到2021年9月,兩年零三個月,800多個日夜,他的門診接診超6000人次,進行各類住院手術1500余例。2020年6月,因在醫(yī)療幫扶中的突出貢獻,獲“貴州省脫貧攻堅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
結束幫扶任務后,張友巖回到了家鄉(xiāng)青島即墨,回到了曾經(jīng)的崗位,可他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還留在貴州。
在回到家鄉(xiāng)的300多個日日夜夜,他經(jīng)常想到紫云的山山水水,想到鄉(xiāng)親們期盼的眼神。“紫云地處云貴高原,紫外線較強,老年性白內障的發(fā)病率高。”張友巖的心里都是牽掛。
因為他的離開,到紫云自治縣人民醫(yī)院眼科看病的患者大大減少,他們選擇花錢到更遠的安順和貴陽去;更有甚者,還有老年患者會來醫(yī)院門診打聽原來那個青島的眼科醫(yī)生什么時候回來……
“一個男人,一位黨員,應該有更高的價值追求。”他滾燙的內心反復煎熬著。這時,一通來自紫云老同事、醫(yī)院常務副院長任建平的邀請電話,讓他下定了決心。
2022年10月,張友巖毅然決然辭掉青島市即墨區(qū)人民醫(yī)院的工作,放棄熟悉的環(huán)境、舒適的生活、溫馨的家庭,離開年事已高的父母、辭別相伴多年的妻子和正讀初中的兒子,第二次走進紫云,回到熟悉的紫云自治縣人民醫(yī)院擔任眼科主任。
“那個大城市的眼科專家回來了!”家住紫云縣城的胡琴芳聽聞他回到紫云自治縣人民醫(yī)院后,碰到有眼疾的親戚朋友便廣而告之:“我75歲母親之前的老霧眼,就是他治好的!鄰居也是在他這里重獲光明的,人家說盲人都能騎車了。”
回到紫云的近600天,張友巖每天都在接診著不同的病患,可最讓張友巖記憶深刻的是格凸河鎮(zhèn)二關村的班慶章。
今年65歲的班慶章,2002年左眼被炸傷,完全失明已經(jīng)22年,僅依靠右眼的視力維持生活。今年2月底,他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右眼像蒙了一層厚厚的白紙,什么也看不清了。
女兒班敏帶著他慕名找到了張友巖。
“老人家,你放心,我給你做手術,你的右眼一定能看見?!睍r不時能冒出幾句貴州話的張友巖安撫著老人。
“真的嗎?我的右眼還能保?。俊卑鄳c章聲音有些顫抖。
“能,你相信我!”張友巖堅定地說。
經(jīng)過細致的術前檢查后,張友巖為這位老人實施了“右眼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
手術非常成功,術后第1天,患者視力恢復至0.1,眼壓正常。術后第7天,視力恢復至0.4,眼壓正常。術后半個月,視力維持0.4,眼壓正常。
“謝謝張醫(yī)生,謝謝你為我送來了光明!”班慶章緊緊地握住張友巖的手,久久不愿放開。
“每當看到患者重見光明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睆堄褞r告訴記者,在紫云,他每個月能夠完成80臺白內障手術?!皩τ谝幻劭漆t(yī)生來說,對于一名共產黨員來說,還能有比這個更有價值的事情嗎?”他反問記者。(貴州日報)
社會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17:05:36
- 2024年12月22日 16:58:29
- 2024年12月22日 13:38:29
- 2024年12月22日 12:19:32
- 2024年12月22日 10:11:46
- 2024年12月22日 09:21:13
- 2024年12月22日 09:17:16
- 2024年12月22日 09:16:44
- 2024年12月22日 09:08:28
- 2024年12月21日 18:24:20